“妈妈的情绪怪兽出来了,对我发火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小D,你现在马上安静,听我说”
“@#¥#%……”
“小D,你给我闭嘴!”
“……¥#%#”
“哐~~~”,我把她的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扔到了地上。
之后,世界突然安静了几秒,随后小D爆发出了巨大的哭声,伴随着“妈妈!”这样的急叫。然后她边哭着边去把那个心爱的玩具捡起来,哭着递到我手里。
“我不要,刚刚妈妈好好和你说话,你为什么不听呢”,我推开了她的手。她却仍然哭着坚持,继续大叫,“妈妈!拿着!”
“我不要,你走开!”伴随而来的是她又一轮撕心裂肺的大哭。
这是前不久刚发生的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已经不那么重要的,简单来说,就是老母亲连续5天带一个4岁多的娃(其中幼儿园放假2天),自己姨妈期再加上睡眠少,于是就爆发了。
上面那个瞬间,我把所有育儿书上说的错误全部犯了。但你们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吗?小D哭着走了过来,向我伸出来手臂,一个劲地和我说,“妈妈,我非常非常爱你,抱抱”。
那一刻,我顿时“泄气”了,刚刚心里仿佛还有一头野兽的我,顿时柔软了下来。眼睛不觉有点湿润,心头一软,然后就抱着小D,坐了很久很久,直到我们都平静了下来。
然后,我提议到,我们一起吃点零食吧。于是,我们母女俩盘腿坐在游戏垫上,我准备了水果和小饼干。我问小D,“刚刚妈妈怎么啦?” 小D说,“妈妈,心里的情绪怪兽出来了,你发火,很生气”。
嗯,“情绪怪兽”,是我们经常对小D说的一个词语,她是个非常倔强的孩子,很容易因为世界不如她的想法进行而发火,而她的发火摧毁程度非常非常高。
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教她如何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平复情绪。但这些道理即使都懂,对于这样一个4岁多的孩子,那个当下她还是无法做到不发火。
小D 3岁以后,我开始告诉她,“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情绪怪兽,有时它会出现,这很正常。小D慢慢大了,接下来情绪怪兽出现时,小D要学会自己把它抓住带回屋子里”。
这是我们这一年一直强调的,提醒小D自己去抓住“情绪怪兽”,从而希望她可以学会自我情绪调节,而不再完全靠外界的力量。换句话说,还是可以发火,但希望小D自己有这个觉察,然后自我调节。没想到这个概念对她的影响好大啊,今天竟然对我说了。
我接着她的话说,“对的,妈妈今天的情绪怪兽也出来了。妈妈向你道歉,妈妈这次没能力自己把这个怪兽抓住,是小D帮助了妈妈”。
“嗯,没关系的,每个人都会生气发火的”,小D说完,还凑过来用手摸了摸我的背部,“你现在感觉好多了吧”。我点点头。
然后轮到她开始“采访”我了,“妈妈,你为什么刚才发火呢?”;“你可以怎样让自己平静下来呢?”;“下次你发火的时候,你需要我做什么呢?”。
嗯,这些都是我平时在帮助她复盘时会提的问题,现在她原封不动地全部“还给”我了,我也一个一个特别认真地回复了她,然后我们还讨论了妈妈的应对策略和小D的有什么不同。
打下这些也挺感概的,一直以来很多朋友们都会问我,大J,你会对小D发脾气吗?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小D 2岁之前,我每次都会异常坚定地说,“我要求自己不发脾气,我是成年人了,我应该更能比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现在回想那段时间,我好像除了一次情绪崩溃,真的再也没发过脾气。我看了很多关于孩子情绪管理的书籍,学习了很多父母自我情绪管理的方式,我对自己要求很高,我觉得这是一个母亲必备的自我修养。
到明年4月,就是我当母亲的第五个年头了,如果现在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似乎不再如此“非黑即白”了,“努力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万一真的发脾气了,把这样的情况当成我们和孩子互相学习的机会,从每一个不好的、糟糕的情况中汲取养分,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
和最初的两年状态相比,我现在对自己“放松”了很多,虽然有时看似是“倒退”了,但我自己却越来越明白,这其实是在进步。
我现在其实已经很少会再去学习如何应对XXX问题的招数了,任何的情况发生,我都会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1、我有没有花时间在平时,我和小D的亲子联结是否紧密?平时“爱的储蓄”足够,一两次的联结断裂(比如发火、我要出差等)不足以让我们的亲子银行出现赤字。这是我们的育儿底气,它能让我们少了很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不必要焦虑。
2、每次发生问题后,我有没有及时带着小D复盘?刚刚发生了什么?我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下次再发生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的更好?这是我们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不求每个当下都是“完美”,但求每次都能从中汲取养分,变成今后成长的助力。
3、每当纠结自己这样做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做我和孩子舒服吗?育儿的本质是情绪的流淌,人的状态对了,任何知识和技巧的对错都是可以不断精进和调整的。最怕的是技巧都对,状态却不好,情绪流淌的渠道是拥堵着的。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当妈的第一年,估计自己会为此自责很久,甚至会因此全盘否定自己,还会担心是否对小D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但如今,我学会了向前看,“怎么把这个事件变成我们母女俩的成长?”,我学会了向外看,“挺好,小D也学会了怎样理解他人,把我之前教给她的情绪管理运用起来了”。
我想这就是成长吧,写下这个小故事,给曾经的自己,也给很多像我当年一样认真学习的你们。
我仍然感谢自己当年如此认真地学习的经历,因为这是我成长的基础,所以不要怀疑自己是否就不要学习了,恰恰相反,最初扎的深,很用心的你我,今后才能越来越有这样云淡风轻的底气。
但同时,也记得提醒自己,学习育儿知识不该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也不是让我们变得“完美”,学习育儿知识是让我们变得宽容接纳和内心充盈。让我们明白,只要拥有这样的学习能力,我们都能越来越好!
大J叨叨叨
明天的这个时间,我会坐在去华盛顿的火车上了,接下来的五天是北美早教协会的年会。这是我今年特别期待的一件事,可以非常密集地听到很多北美早教专家关于早期儿童教育发展的各个话题。随便看了一下话题,就非常兴奋啊。
接下来的这周将会是强度很大的脑力激荡了,公号明天开始就推送一些旧文经典回顾了,每篇文末我会和大家实时更新一些我参加的情况。
不管是看旧文温故知新的,还是拉到最后看看我参会情况的,都十分欢迎哦。当然,我之后也会系统地把我学到的这些话题写出来分享给大家的。下图这只是很小一部分讲座话题,我已经觉得自己要幸福死了,哈哈哈~~
期待我接下来和大家慢慢分享了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近期文章回顾
2、孩子的情绪管理
3、父母情绪管理
微信改版了
想看往期历史推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